首页 > 专题 > 涉藏问题 > 动态新闻
矗立在“世界屋脊”的丰碑(2004-9-12)
2004-12-27 00:00

———写在川藏、青藏公路通车50周年前夕

周东平 陈鸿圣

    有一段历史,波澜壮阔,惊天地、泣鬼神。11万藏汉筑路军民跨怒江天险,攀横断山脉,渡通天激浪,越巍峨昆仑,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川藏、青藏公路上,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其间,三千英烈捐躯高原,万名志士立功受奖。

    今年1225日,是举世闻名的川藏、青藏公路同时胜利通车拉萨50周年的日子。这两条公路把拉萨与北京、西藏与祖国内地紧紧连结在一起,从通车的那一天开始,揭开了西藏建设和发展的又一历史新篇章。

    五易寒暑,艰苦卓绝,修通川藏、青藏公路,结束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1950年初,人民解放军奉命进军西藏。进军西藏最大的困难是交通和补给问题,人民解放军首要的任务就是修通康藏、青藏公路。

    康藏公路东自四川成都(注:川藏公路原名康藏公路,该路最初起于西康省省会雅安,终点拉萨。1955101日,国务院撤销西康省建制,交通部决定康藏公路改称川藏公路,以成都为起点),青藏公路北起青海西宁,终点都为拉萨。1950413日,康藏公路工程在雅安金鸡关破土动工。

    海拔3212米的二郎山是川藏公路翻越14座大山中的第一座。在战斗过程中,官兵们激情创作的二呀那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誓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在工地广为流传,《歌唱二郎山》这首歌由此唱响祖国大江南北。

19521121日,实现西藏昌都通车后,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

1954511日,筑路大军在昆仑山脚下的艾芨里沟拉开了青藏公路施工的序幕。121514时,格尔木到拉萨全长1200公里的公路胜利打通。从开工到完工,人民解放军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创造了高原上快速筑路的奇迹。

19541225日,全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同时胜利通车拉萨!那天,3万藏汉各族同胞欢聚在雄伟的布达拉宫前,载歌载舞,争相把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挂在彩车上,把鲜艳的花束献给筑路勇士们。

    在5年艰苦卓绝的筑路岁月里,11万藏汉军民挖填土石3000多万立方米,造桥400多座,被称为世界筑路历史上的壮举。

    通车前夕,毛主席欣然命笔,题写了庆贺康藏青藏两公路的通车,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的贺词。

    川藏、青藏公路胜利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彻底改变了西藏人背畜驮的原始运输方式,开辟了西藏交通的新纪元。国家支援西藏建设的物资和人民群众所需生产生活用品源源不断地运入了雪域高原。交通运输的畅通和强大的物资支援,有力地支持了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据统计,50年来,祖国内地通过川、青藏公路运入西藏的物资共达2000余万吨,两路的承运量占到进藏物资总量的90%左右。川、青藏公路被西藏各族人民称为彩虹,誉为金桥

    中央关怀,全国支援,为西藏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党中央、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川藏、青藏公路修通了。而后,又打通了西藏连接云南、新疆的国道主干线,修筑了区内省道和县乡公路,初步建立了西藏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西藏交通建设,亲自指挥了川藏公路的勘修工作,题词鼓励筑路军民为巩固祖国的西陲国防而努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把交通作为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列为援藏工作的重要领域。1989年以来,国家对西藏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

    胡锦涛总书记在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主持西藏工作期间,十分重视交通建设。1989年,他视察西藏交通运输企业,对西藏交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给了全区广大交通职工以巨大的鼓舞。胡锦涛同志调中央工作后,依然十分关心西藏交通事业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在43项和62项援藏工程建设中,拉萨汽车货运总站、格尔木西藏汽车运输总站等一批现代建筑拔地而起,改建后的拉萨至贡嘎机场公路平坦流畅,西藏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能力得到新的提高和完善。

    从西藏和平解放至1989年,中央对西藏公路交通建设投资约70亿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央对包括交通在内的西藏各项事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十五期间,中央对西藏公路交通建设投资将超过120亿元,其中十五3年已完成投资70亿元。

    西藏交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区公路交通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零公里到如今总通车里程逾4万公里,一个以公路运输为主,航空、管道运输为辅,辐射城乡,通达祖国内地,连接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

50年的西藏交通发展史,是一部高原交通人奉献史

    西藏的公路多修在羌塘戈壁或高山峡谷,筑路难,养路更难。

    青藏公路安多养护段109道班坐落于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年平均气温零下8摄氏度,最低达到零下40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0%,一年有120天以上刮八级大风。109道班全体人员就长期奋战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遇大雪封山、车辆受阻、旅客被困时,他们夜以继日地挖雪开路,疏通车辆,并为司乘人员提供住宿。车辆出事、抛锚时,他们奋力抢救伤员,排忧解难。1990年,109道班被交通部命名为天下第一道班,成为全国交通系统学习的先进典型。

    生前任青藏公路分局23工区长的优秀共产党员扎郎,工作35年来只休过5天假,当班长10年来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他身患多种疾病,好几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

    川藏公路竹巴笼至东久800公里的路段,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变化无常,一年中塌方、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不断,被公路专家称为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大全1996812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组建了武警交通四支队,担负这段最危险公路的养护保通和抢险救灾任务。8年来,他们先后出动兵力5000多人(次)、机车1000多台(次),完成了25次特大抢险救灾任务和430多次塌方、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总量在2万立方米以上的重大抢险救灾任务,救助遇险车辆3440多辆,救助遇险人员4000多名,抢救危重病人2400多人(次),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1亿多元。他们创出了11项科技成果,在川藏公路养护工作中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使川藏公路通车时间从过去每年不足半年提高到了11个月。因公路完好率大幅度提升,交通事故降低了40%。从1996年到2003年,官兵们在抢险救灾和养护、管理工作中,先后有184人(次)受伤,3人致残,4名战士把年轻的生命化作铺路石,镶嵌在了公路上。

    西藏自治区交通系统先后有21家单位被授予省部级文明单位,5个部门被授予省部级文明单位。5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61人被评为省部级劳模、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等,24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人民日报》 20040912 第二版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